在网上看了个视频,日常“妈见打”系列:
宝宝在家里玩玩具,不知道哪来的突发奇想,把生的鱼一个个整整齐齐的塞在沙发缝里,还好好的按压整平。
宝宝这一手“技术”可是把宝妈气死了:刚洗的沙发套,就这么又脏了。
在宝宝2—6岁这个阶段,这种“破坏因子”一直存在,时不时的就让宝妈气的大脑充血。
但是呢,宝妈也知道,宝宝在0—6岁的时候,有36个敏感期,这些敏感期让宝宝变得脾气倔、破坏力大、拆家、不讲道理。
宝妈也知道,这是宝宝在探索这个世界时必须经历的过程,这些过程会让宝宝将来能力更强,心理更加健康。
但是这个过程让父母真的很难熬:
吃了宝宝一瓣橘子,宝宝就开始没完没了的哭,哭的宝妈心烦意乱;
把本来要吃的小龙虾、黄鳝抓出来,让它们在地上爬,吓得宝妈够呛;
把厨房的各种瓶子按大小排序,摔了、打了的油盐酱醋瓶子洒一地;
……
……
遇到这种情况,宝妈能不能生气?
从感性上讲,宝妈压根儿压不住火,不停给自己做心理建设都压不住。
从理性上讲,宝宝也是出于发展期,这些都是年龄“特色”,再说总是发脾气、吵孩子也不好。
那么,当宝宝做错事之后,宝妈明知道宝宝不是故意惹妈妈生气的,做这些都是成长必经之路,是多种敏感期相撞共同作用的结果,这时候宝妈该怎么教训孩子,才能解决自己的努力,又能让孩子不受伤害,还能让孩子成长呢?
1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打骂也是可以的
孩子在成长过程中,有敏感期的原因,但是做的事情不对的时候,要让孩子看到父母的态度。
比如说宝宝把鱼塞在了沙发缝里,虽然这跟宝宝完美敏感期、空间敏感期都有一定的关系。
但是宝宝的行为确实不好的,父母要让孩子认识到:
妈妈洗床单不容易;
鱼是食物,不适合塞在沙发里。
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非常重要,但是有时候“打孩子”也是让孩子认识到错误的方式。
但是作为父母,要知道什么时候打骂,什么时候讲道理。
当孩子犯了小错,或者像上面提到的“敏感期”带来的“创意”,这时候父母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就好,不适合打骂。
但是如果孩子屡教不改、错的很严重的时候,父母打孩子可以让他认识到“这是个大问题,真的不应该”。
但是在打孩子之前,父母是跟孩子沟通过,孩子确实是做错了的,不要冤枉孩子。
2、要让孩子知道,你想让他怎么做
其实在吵孩子的时候,也是有技巧的,而不是单纯的发泄情绪。
比如说孩子在找自己的玩具,怎么都找不到却在发脾气埋怨妈妈。
这时候妈妈可以发脾气,可以说:“你弄不见的东西,为什么要埋怨妈妈?”
然后可以后续跟上:“你看看你的’游戏基地’里,或者你枕头底下还有门后面,找找看有没有!”
妈妈在吵孩子的时候,同时给孩子一个引导和思路,让孩子能够从妈妈的话里面得到有用的信息。
3、不要用语言挑起和孩子的战火
在吵架的时候,往往会口不择言把双方的怒火越堆越高。
父母生气发火的时候,不要说那些挑起孩子战火的话,比如“你丢三落四,还埋怨别人?”、“我也不想吵你,但是你看看你做的事情。”
父母生气,是因为孩子做错了,父母想要解决这个问题,而不是为了跟孩子吵一架。
所以父母不要用唠叨、翻旧账、跟孩子对着干的情绪来回复孩子。
同时,在生气吵孩子的时候,不要去否定孩子本身,比如说:“你就不能像你哥哥一样,当个好孩子?”、“你就是一个糟糕的人,怎么教你你都没救了”,孩子是发展中的人,无论如何都不要给孩子“下定义”,更不要辱骂孩子。
4、适当的让孩子承担后果
适当的让孩子承担后果,是很好的“生气”方式之一。
就像上面提到的,把鱼放在了沙发上,这时候妈妈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洗沙发罩,让孩子知道“洗沙发”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,这样孩子在下一次想到这样的“游戏”时,会想到自己曾经的付出,会自觉守护自己的劳动成果。
5、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去探索
孩子在敏感期,就是比较的“作”,但是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正确的“作”。
比如说给孩子买积木,跟孩子一起玩;
给孩子买各种大小、各种颜色的玩具,让孩子随便的堆积、破坏;
给孩子买可以塞进洞里的玩具,让孩子感受空间大小;
现在孩子的玩具样式多样,满足孩子各种敏感期需要的玩具也比较多,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,去查一下书或网站,给孩子买相应的玩具,让孩子可以从玩具上得到自己需要的。
当父母决定生娃之前,就要做好心理建设,做好孩子“很麻烦”、“破坏力强”的心理建设。
这样在孩子出生之后,才不会产生巨大的心里落差:
生娃前,看别人家娃都是小可爱,为啥我家这么这么让人着急生气呢!
孩子在成长过程中,不惹父母生气,才是奇怪的事情,父母不要把“惹人生气”这一特性放在孩子身上,不把现在自己糟糕情绪的根源当成孩子的责任,这是作为父母必须经历的过程啊!